公用事业股的特征:
这类行业一般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不大,不管经济如何萧条,对于生活必需品,人们是无论如何也省不掉的。体现在公用事业行业股票的业绩上,就表现为平稳的态势,股价的波动也相对较小。大涨大跌的可能性不大,该行业的投资风险较其他行业相对较小。公用事业股每年的业绩不会大起大落,一些盘子较大、业绩稳定的公用事业股常被大基金相中而被其长期持有。我国沪深股市中公用事业股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但该行业的总市值不小,个别还是经常影响大盘走势较为重要的大盘股,如沪市的“原水”与“申能”等。
一是估值的优势。目前公用事业股虽然经过前期的上涨之后,动态市盈率也有所提升,但作为公用事业板块核心电力股的2007年加权平均市盈率也不过只有28倍,依然低于A股市场平均47倍的水平,如此就形成了极强的洼地效应。
二是估值的想象空间。公用事业股的控股股东大多拥有雄厚的优质资产,所以,在注资预期上,公用事业股更有可能成为注资等主题的热门股。如建投能源、国电电力的定向增发就是典型。更何况,随着股权激励机制的落实,管理层也有动力,利用公用事业股极强的现金流优势,四处收购优质项目,也有望获得外延式扩张所带来的业绩快速增长的优势,这有利于提升公用事业股的估值溢价和投资机会。
公用事业股还面临着一个新的投资动力,那就是价格提升所带来的业绩增长预期。近年来,公用事业价格出现了明显的提升趋势,自来水价格、电价更是有着较为强劲的提价预期,尤其是目前CPI将见顶回落的预期下,公用事业价格的适度提升预期也相对强烈,这也有利于形成二级市场股价的催化剂。
公用事业股上市公司一旦发生危机,一般总能得到政府监管部门的支持,起死回生的可能性很大。对于投资者来说,原来已经持有的股票不要急于抛出,原来不持有这种股票的也不要匆忙买入。彼得·林奇认为:最佳买入时机是等到危机已经缓和、确定这家公司已经不会倒闭时。这时候买入股票,股价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上升2~4倍。
彼得·林奇介绍说,如果上述判断方法不太容易掌握,那么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投资策略是:当这些公司取消股票分红(这时候就是股价底部)时买入,一直持有到它们重新恢复分红为止。这种投资策略的成功率极高。当然,也可以是在上述第二阶段传出第一个利好消息之后买入。
本文提供的各种信息及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邀约、投资建议或承诺,请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