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Capital operation mode)又称“资本运作”“资本经营”是指运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和科学性运动实现价值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所谓资本运营,就是对集团公司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的实现增值。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把企业的资本运营分为资本扩张与资本收缩两种运营模式。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资本运营属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顶级人才。其需要优厚的财务管理知识、广博的金融学知识、超级深厚的银行渠道、企业背景。资本,在经济学意义上,指的是用于生产的基本生产要素,即资金、厂房、设备、材料等物质资源。在金融学和会计领域,资本通常用来代表金融财富,特别是用于经商、兴办企业的金融资产。广义上,资本也可作为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各种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
资本运营的目标,就是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法。资本最大限度增值对于企业来说,可表现为:
(一)利润最大化
企业将资本投入生产经营后,将所得收入与耗费相比,如果收入大于耗费,企业实现利润,如果收入小于耗费,则发生亏损法。在资本运营中,企业为实现资本,最大限度的增值,就必须降低成本。因此,企业在资本运营中不仅:
(1)要注重增加当期利润,更要注重增加长期利润;
(2)不仅要注重增加利润额,同时要注重提高利润率;
(3)不仅要考察自有资本利润率,而且要考察全部资本(包括自有资本和借入资本)利润率法。
(二)股东权益最大化
股东权益,是指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和未分配利润法。企业实现的利润越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和分配就越多法。盈余公积金既可用于弥补企业亏损,也可用于转增资本,使投入企业的资本增多法。将企业期末股东权益总额与期初股东权益总额对比,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企业的自有资本发生增值法。两者之差即为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本期股东权益增加额除以期初股东权益总额,即为本期股东权益增加率法。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
企业在资本运营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利润和股东权益的最大化,更要重视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法。企业价值的评估,是指企业在连续经营的情况下,将未来经营期间每年的预期收益,用适当的折现率体现、累加得出某一估值,据以估算出企业价值法。如果企业价值大于企业全部资产的帐面价值,那么企业资本增值,反之,企业就贬值了法。将企业价值减去企业负债后得出的数值与企业股东权益的帐面价值相比较,如果前者大于后者,表明企业的自有资本增值法。企业资本运营的三个“最大化”是相辅相成的法。只有实现利润最大化,才能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产权理论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1937年科斯发表的《企业的性质》这篇论文。在1960年他又发表了另一篇《社会成本问题》的论文,由此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制度经济学派,并提出了产权、交易费用、代理成本等概念。该理论的出现加深了经济学对企业的认识和研究,由此也促进了人们对资本运营问题的深入研究,以后信息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出现更是丰富了人们对企业的认识。因此形成了林林总总的资本运营理论:
(一)效率理论
效率理论的基本假定:承认兼并等资本运营活动对整个经济存在着潜在收益。
(二)价值低估理论
价值低估理论认为。发生企业购并的原因在于目标企业的价值被低估了。
(三)信息与信号理论
在实际发生的企业购并活动中,被收购企业的股票价值几乎都要被抬高,只不过程度上不一致而已。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就形成了所谓的信息和信号理论。
(四)委托代理理论
在现代企业组织中,企业的最终所有者与企业的实际管理者实际上已发生了分离。由于企业的管理者不拥有企业的全部产权,因此其无论是经营良好。还是经营不善。都会对企业所有者产生正的或负的外部效应。从经济学对人都是自私的这个假定出发。企业管理者更多的带给所有者的是负的外部效应,如何克服这个负的外部效应的问题就引出了委托代理理论。
(五)税收节约理论
为了减少税收方面的支出。用对策论的语言来表述:通过企业购并活动而减少税收支出是在和财政部门进行“零和博弈”。
(六)市场垄断理论
从对社会经济有益的一面来看,购并带来的好处也许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从对社会经济不利的一面来看,购并活动有可能带来垄断。但是现在关于垄断也有人认为其有好的一面,或至少是不可避免的一面。因为垄断集中本身是竞争的产物。在现代经济中。由于竞争已从简单的价格竞争发展成为质量、技术、服务、产品类别等诸多方面立体的竞争。因此即使是大公司之间也很难就垄断达成什么共谋。此外,大公司和大企业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大。这也是购并等资本运营活动对现代经济发展的贡献之一。
(七)公司分立理论、再分配理论等
以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的,对资本及其运动所进行的运筹和经营活动。它有两层意思:第一,资本运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配置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它通过资本层次以上的资源流动来优化社会的资源配置结构。第二,从微观上讲,资本运营是利用市场法规,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实现资本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运营方式。 2、资本运营的对象,或是一种形态的资本,如金融资本,或者是两种形态以上的资本,如运营生产资本、商品资本、房地产资本等。 3、资本的各种形态必须投入到某一经营领域之中或投入到多个板块之中经营,即投入到某一产业或多个产业之中,才能发挥资本的功能,有效利用资本的使用价值。 5、资本运营的目的是获取意想不到的利润,并使资本增值。
1、资本运营的主体可以是资本的所有者。也可以是资本所有者委托或邀约的经营者,由他们承担资本运营的责任。
4、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必须同其他生产要素相互结合,优化配置,才能发挥资本的使用价值,才能创造价值。
资本运营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有基本的经营原则。掌握资本运营的原则,是资本运营活动取得预期目标的根本保证。企业在资本运营活动中,大致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周转时间最短原则
资本周转速度与资本增值的速度成正比,资本的周转加快-倍可使用的资本数量会增长一倍。 因此,资本运营应尽可能缩短资本周转的周期,提高资本的流动速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资本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二)规模最优原则
企业的规模是有边界的,资本经营的规模也并非越大越好,而应保持适度。只有规模适度才能既获得规模效益又不会因规模过大,导致成本增加而抵消利润。
(三)系统性原则
资本运营要使加入企业的所有资本要素、所有运转环节,从整体上构成一个完整的资本运行系统,并保证资本运转的各个环节、各种要素都相互关联和衔接,使整体功能上得到最佳发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本的增值。
(四)安全性原则
资本运营是有风险的,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因此,片面追求高收益是不合理的。企业在资本运营过程中,要将投在不同风险程度以及不同收益水平项目.上的资本进行合理搭配实现投资的风险组合。既要保证资本的安全性,又要保证资本的增值速度。
(五)开放性原则
资本运营不是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的资本运作活动,它要求企业充分运用宏观资源配置的一切机制和条件尽可能多地调动各种。社会资本加入到本企业的经营系统中来,以小博大,用最小的自有资本,控制最大规模的可经营资本。
资本运营的特征1、增值性。2、流动性。3、风险性。4、趋利性。5、多样性。
资本运营的作用:加快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加快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从企业经营方式的角度来看,资本运营也有如下作用:
1.资本运营可以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
2.资本运营可以带动企业迅速打开市场,拓展销售渠道。
3、资本运营可以让企业获得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
4.发现新的商业机会。
5.资本运营可以给企业带来大量资金。
本文提供的各种信息及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邀约、投资建议或承诺,请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