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上涨到达某一价位附近,如有大量的卖出情形,使股价停止上扬,甚至回跌的价位。股价在上升途中到达某一价位时,由于此价位上方多为套牢盘,当股价一到达该价位,就不断有卖盘出现,致使股价无法上涨,此价位线就叫阻力线。如果股价一旦突破阻力线,则该阻力线法反而会转变成为股价的支撑线,阻力线则是图形上每一波浪顶部最高点间的直切线。意即价位在此线附近具有相当高的卖出意愿。
PP = (HIGH + LOW + CLOSE) / 3 R1 = 2 * PP - LOW R2 = PP + HIGH - LOW R3 = 2 * PP + HIGH - 2 * LOW S1 = 2 * PP - HIGH S2 = PP + LOW - HIGH S3 = 2 * PP + LOW - 2 * HIGH
其中PP 为中心轴(任何价格都可以执行);R1,R2,R3分别为阻力线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水平;S1, S2, S3 分别为支撑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水平;HIGH为指标前一个周期的最高价格;LOW为指标前一个周期的最低价格;CLOSE为指标前一个周期的平仓价格。
在K线图上,只要最高价位在同一微小区间出现多次,则连接两个相同最高价位并延长即形成一压力线,它形象地描述了股票在某一价位区间供应大于需求的不平衡状态。当交易价位上升至这一区间时,因卖气大增,而买方又不愿追高,故价位表现为遇阻回档向下。
其内在实质是:与支撑线产生于成交密集区一样,压力线同样出现于成交密集区。因为在这一区间有较大的累积成交量,当交易价位已在该密集区间以下时,说明已有大量的浮动亏损面,即套牢者。因此当行情由下向上回升,迫近阻力线时,对前景看坏者急于解套平仓或获利回吐,故大量抛盘涌出,股票的供应量放大。对前景看好者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短线看好,因顾忌价位已高,期望待价位回档再建仓,故跟进犹豫;另一类是中长线看好,逢低便吸。前者是不坚定的需求方,且随时会受空方打压而丧失信心,由多翻空加盟供应方;后者是坚定的需求方,虽有可能顶破压力线,但若势单力薄,即无大成交量配合,交易价位将重回压力线以下。故此时股票的需求量相对较小,反复多次压力线便自然形成,并且延续时间越长,阻力越难以突破。当行情由下向上回升,迫近压力线时,若能有利多消息助威,且交易价位破阻力后,有成交量放大配合,则压力线被有效突破,交易价位上一台阶,该压力线即成了后市的支撑线。
阻力线同样也并不仅仅产生于成交密集区。当行情上升至原下跌波的50%或0.618时会出现停滞现象,并作回档调整,该停留之处即为广大投资者的又一心理压力线。此外,阶段性的最高价位也往往是投资者难以突破的心理阻力战。
因为支撑线与阻力线均形成于成交密集区,所以同一成交密集区既是行情由下向上攀升的阻力区,又是行情由上向下滑落的支撑区。当成交密集区被突破,在行情上升过程中,一般伴随有高换手率,压力线变换为支撑线;若有特大利多消息刺激,成交密集区被轻易突破,即骤然跳空,那么获利回吐压力增大,继续上行将面临考验,多头态势往往前功尽弃。在行情下降过程中,换手率一般不明显增大,—旦有效突破,则支撑线变换为阻力线。
本文提供的各种信息及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邀约、投资建议或承诺,请谨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