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I指标也可以叫资金流量指标,英文全名(Money Flow Index)。1989年3月由JWellesWilder's,首次发表MFI指标的用法。MFI指标实际是将RSI加以修改后,演变而来。RSI以成交价为计算基础;MFI指标则结合价和量,将其列入综合考虑的范围。可以说,MFI指标是成交量的RSI指标。
MFI又称为资金流向指标,其指标源码如下:
TYP:=(HIGH+LOW+CLOSE)/3;
V1:=SUM(IF(TYP>REF(TYP,1),TYP*VOL,0),N)/SUM(IF(TYP<REF(TYP,1),TYP*VOL,0),N)
MFI:100-(100/(1+V1));
MFI指标的“背离”讯号,比RSI指标的“背离”讯号,更能忠实的反应股价的反转现象,一次完整的波段行情,至少都会维持一定相当的时间,反转点出现的次数并不会太多,如果指标出现反转讯号的次数太频繁,发生假讯号的可能性必然增加,基于此,指标参数的周期,最好不要设得太短,以免产生指标陷阱过多的困扰。
将MFI指标的参数设定为14天时,其背离讯号产生的时机,大致上都能和股价的波段高低点吻合。因此,实际使用MFI指标时,在参数设定方面,应尽量维持14天的原则。
理论上,价涨量增及价跌量缩是一种惯性作用。股价进行波段涨升时,成交量必须伴随上升,MFI指标爬升至80以上时,代表短期内资金有消耗过量的疑虑,但是,这只是一种警告而已,未来必须视MFI指标是否持续下降,才能确认资金已经退潮。当然,一个资金已经退潮的行情,不仅不利于股价的推升,更容易造成股价回档。相反的,当MFI指标下降至20以下的水平时,代表短期内资金已达冷却的效果。但是,虽然股价经常在资金冷却至一定极限后开始弹升。不过,也有可能因为市场情绪过度沮丧的原故,造成股价变成一滩死水,形成在底部区盘整的局面。
因此,当MFI指标到达资金超买的状况时,不一定需要立刻做出反应,等待资金再稍微退潮一点,确认能量已经消失时,再执行卖出的动作不迟。
底部区的资金状况与头部区不同,股价的涨升虽然必须伴随成交量。但是,底部区成交量的扩增,却不一定能立刻促使股价上涨。因此,MFI指标在底部区的讯号表现会比较迟缓,应等待MFI指标,形成一底比一底高的“背离”走势,再确认买进的动作,MFI指标确认反转的讯号,主要运用的头部区,底部区的反转确认,可靠性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