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底和政策底哪个更低?
一般来说,市场底比政策底更低,通常政策底出现后未来的3-12个月才可能会出现市场底,所谓政策底就是指政策上监管机构认为股市没必要继续下跌了,一些机构应该出来挑大梁,但由于此时市场的人气还没有恢复,加上投资者对市场的看法还有一定负面情绪,所以市场可能还会下探,直到跌到底部的时候,有一个明显的支撑,此时才说明市场底到来,市场底到来之后,股市一般就会开始反转,此时投资者就要准备好资金,持股待涨。
如何判断政策底呢?就是当监管机构喊话利好股市的时候,当央行的货币政策等都利好股市的时候,就说明政策底已经到来,如降准、降息、降低存款准备金、减少国债利率、完善回购制度、社保资金入市等,这些就是政策底到来的表现。
比如说2018年的行情是单边下跌的行情,上证指数一路下跌,抄底(股票)各种利好政策一路利好,但是出现反弹后后市又出现震荡行情,然后迎来市场底之后,股市在开始反转。
政策底、市场底、杠杆底,哪个底更重要?
我们在投资过程中,经常会遭遇各种底的说法,如政策底、市场底,甚至好包含情绪底等各种不知名的底。
关于各种底的讨论看似很有用,但是在实操过程中却时灵时不灵,这抄底(股票) 是咋回事?
其实,如果我们站在交易的视角去看,就能看清楚许多问题,毕竟投资者的行为最终还是要落脚到交易上。
在交易过程中,我们可以把资金大概分成两类,一类是基础资金,一类是投机资金。
顾名思义,基础资金就是那些扎扎实实做投资的资金,这些一般都是长线资金,投资韧性很强,不可能听到风吹草动就会离场,他们有一套完备的估值体系,喜欢跟着经济的景气度走,这类资金包括公募、社保基金等。
基础资金影响股市走势的下限,它们往往与社会融资总额的增速密切相关,社融增加,这类资金量也会增加。
还有一类是投机资金,这类基金投资韧性很差,一般是跟着短期热点走,炒上三两天就会换一个板块接着炒,是市场成交量主要贡献者。
投机资金决定市场的下限,它们会随着机会的变动,不断进行“加杠杆、去杠杆”的反复抄底(股票)操作。
所以,在股市市场一般会有一个铁底,这个铁底一定是在投资资金“杠杆出清”的时候才会出现。
当然,在杠杆出清之前,股市走势也会受到资产端的影响,如资产端有了好消息,使投资者的预期出现边际变化,如央行降息、降准等。如果出现此类消息,负债端的去杠杆也可能提前结束,当然,这也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有用)
(没用)
免责声明:本文提供的各种信息及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邀约、投资建议或承诺,请谨慎对待。
我有更好的答案
(市场底和政策底哪个更低?)